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站在母校的肩膀上,眺望更远的未来——资源与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届校友 赵嘉伟

发布日期:2025-06-16 编辑:雒君华 点击:

一、基本情况概述

赵嘉伟,男,山西大同人,1998年8月出生,2020年毕业于吕梁学院资源与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任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航电设计工程师,深耕军品无人机研发领域。从业两年以来参与了多项军用无人机的研发设计及试验工作,作为项目航电负责人,和同事一起顺利完成了多项飞机的首飞测试及迭代工作,发表了多篇专利。

二、个人事迹(成长故事)

(一)求学经历

1.2016年通过高考加入了吕梁学院这个大家庭,在这里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学们和老师们,我觉得大学四年是我不断突破自我、从懵懂走向成熟的蜕变历程。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始终以"知行合一"为准则,在学习,生活和品行等方面全面提升自我。

2.为了改掉内向的性格,提升行动力,锻炼自己,大一时勇敢上台成功竞选了班长的职位,大学四年虽然在这一岗位上没干出什么成绩,但矜矜业业完成了班长的职责和使命,自认为对得起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同时四年里积极参加社团和院系举办的各种活动,让自己在品性上也得到了历练,变得不再怯场。201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成为鞭策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3.学习方面,我也曾经像大部分同学们一样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总感觉不挂科就行了,所以大学期间的考试成绩也不在班级前列,在迷茫和放松中度过了大学的前几年,象牙塔里的时光终究是有限的,为了毕业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我选择了考研这条路,这时不得不感谢院和系里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基础一般,过程也是有点艰辛,但好在最后坚持下来了,顺利考上了天津工业大学。这段经历我觉得也是弥足珍贵,有时也会回想起来在吕院努力过的日子,想起支持过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们。同时也想对师弟师妹们说一句,不论选择就业还是考学,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也许过程很难,但坚持下来,结果不会太差。

4.2020年最后一个学期,赶上新冠疫情,为了配合防疫,只有一部分人返校,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准备着毕业论文和复试,不禁感叹大学青春时光的短暂,同时也遗憾着没能拍一个完整的毕业照。

(二)职业发展

1.从母校毕业后,我始终秉持"弘毅行知"精神,在无人机行业深耕细作,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业务骨干的蜕变。

2.初入职场夯实基础,快速成长作为公司新人,我刚进公司就被安排到某型号靶机项目中,主要负责无人机平台的航电设计及联调联试工作,由于项目难度大,刚进组时不知所措,秉承着在技术上不懂就问的原则,和项目老人们打好关系,多问多学,多做一些基础的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抽出时间主动自学,抱着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马上就跟上了项目组的工作节奏,在此后配合各系统做好本职工作,去年也顺利完成了实验飞行任务,刚工作就能取得还算不错的结果也给了自己不少的自信。

3.随后以项目航电负责人的身份加入了另一项无人机的研发设计工作,由于飞机平台不同,许多东西还要重新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解决了项目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和同事一起推动着项目不断前进,在沟通处事和技术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社会贡献

投身军工行业两年多,在无人机领域潜心钻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国防事业发展,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算是为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三、校友寄语

作为吕院培养的学子,我始终心怀感恩。在这里,我不仅汲取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走得多远,我都铭记自己从这里出发。

愿学弟学妹们珍惜这段纯粹而热烈的时光—多读几本好书,多交几位挚友,多尝试一些可能不要害怕犯错,因为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印记;不要畏惧挑战,因为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敢于重新出发;同时吕院蒸蒸日上,每一位师生前程似锦!


上一条:学术与创新并行,梦想与责任同行——资源与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0届校友 啜世达 下一条:扎根军工,以卓越回馈母校——资源与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1届校友 耿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