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动态 > 正文

“时代楷模”余元君

发布日期:2019-09-01 编辑:雒君华 点击:

余元君生前是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兼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事水利工作25年,为根治洞庭湖水患倾尽一生;他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开发,始终保持创业激情和奋进状态;他干净办事、清白为人,经手大量资金项目,从来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他甘为人梯、培养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带出了一支专业化水利工作队伍。2019年1月19日,因连续多日高负荷工作,殉职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年仅46岁。

刻苦钻研,他用专业技术才干呵护母亲湖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

  惟其难,方显治湖专业人才之重要,更显余元君溘然离世之痛心。

  他是“霸得蛮”的湖南人,“明知湖有蛟,偏要举绳缚”。

  但他从不“蛮干”——从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开始,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刻苦钻研,用专业技术才干呵护母亲湖,成为同事眼中“行走的洞庭湖水利百科全书”。

1994年做大学毕业设计时,余元君是全班唯一一个选择用编程做拱坝应力分析的学生。

  在那个计算机应用还比较少见的年代,指导老师也不得不善意提醒他:选这么难的课题,你很有可能毕不了业。

  余元君没有被困难吓倒。最终,他获得91分的优异成绩。

  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湖南,选择了治理洞庭湖这个世界性难题。

  尽管是科班出身,可余元君在前两三年的工作中还是明显感觉到,洞庭湖太复杂了,泥沙、河道、水环境等变幻莫测,大学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余元君觉得,要治理好母亲湖,必须首先俯下身去了解她、熟悉她、研究她。

  吞吐长江,接纳四水,每年入湖径流量达3000亿立方米;湖区内大约有1000万人口、1000万亩耕地,需要大堤保安全、保生产……洞庭湖的每一组数据都事关治湖成效和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余元君大量收集治湖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办公室里的治湖书籍堆成一面墙,电脑硬盘里存的资料达上千个G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治湖的经验和教训,堤垸、水系的分布,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影响……各个维度的洞庭湖,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曾与他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向朝晖记得,余元君最常见的两个姿态,一是伏案翻书看资料,一是仰靠座椅想问题。

  知行合一,他走遍了洞庭湖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226个大小堤垸

  要真正了解洞庭湖,还必须“行走江湖”。在余元君1999年的工作日记里,清晰地写着,全年出差101天。正是这样的上下求索,让他走遍了洞庭湖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226个大小堤垸。

  他对下属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治理洞庭湖。

  他随身携带的《湖南省洞庭湖区堤垸图集》《认识洞庭湖》等工具书,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和文字,那是用生命在洞庭湖“打卡”的印记。

  是的,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天,也是在洞庭湖区出差,在治湖工程一线奔波。

  年复一年,知行合一,余元君仅凭一支笔、一页纸,就能勾勒出洞庭湖不同区域的水系堤垸图、工程分布图,其速度之快、位置之精准、数据之翔实,令许多同行专家叹为观止。

  省水利厅原总工程师张振全说,余元君是湖南最熟悉洞庭湖治理情况的几个专家之一。

——他主持完成的《洞庭湖治理建设与管理适用文件汇编》,成为洞庭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洞庭宝典”。

——他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近20篇论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

——他领衔完成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他指导青年学生参加的技能比赛,更是获得国家级荣誉。

——他以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身份,正着手开发“数字洞庭”系统,助力构建人水和谐新洞庭。可惜天不假年,一本厚厚的手写规划只能待后来人去接力完成。

  治理洞庭湖,不仅需要运筹帷幄,更需要决胜千里。

  湖区抗洪抢险,余元君总是奔赴现场出谋划策,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

2003年,余元君开始主导洞庭湖治理规划的编修。这是一项直接决定整个母亲湖安澜与否的工作,他经常对同事说:“时刻记着,我们是洞庭人,要为洞庭湖谋长远。”

  余元君编修规划,前期要走访、勘探,实施过程中既要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也要监督施工质量。遇到规划调整,他更是要在现场反复核实、比较。

  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主任沈新平说,10多年来,余元君参与和主持过的规划技术方案审查达500多场次,从已经完工的工程来看,科学性、合理性全部“过得硬”。

上一条:矿业工程系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会 下一条:“时代楷模”张富清